指鹿为马
《史记》〔两汉〕
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世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赵高想要叛乱,害怕群臣不愿意听从他,就预先设下计谋试探他们,他拿一只鹿献给二世,说:“这是一匹马。”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吧?把鹿说成是马。”赵高问左右大臣,左右大臣有的缄默不语,有的说是马,来阿谀迎合赵高。有的说是鹿,赵高就假借刑法暗中陷害那些说是鹿的人。从这以后,大臣们都很惧怕赵高。
注释
为乱:作乱,这里指篡夺秦朝的政权。
验:试验,试探。
二世:指秦二世胡亥。
左右:身边的人。
阿顺: 阿谀顺从。
阴:暗地里。
法:刑法。
简析
这则故事深刻揭示了赵高权谋之深、手段之辣,以及群臣在权势面前的软弱与顺从。赵高以鹿试臣,不仅是对群臣忠诚与勇气的考验,更是对权力绝对化的一次赤裸裸的展示。而群臣的反应,则生动地描绘出一幅权力斗争下的众生相,既有明哲保身者,也有坚持正义却遭打压者,一些人因为惧怕权势就不敢说真话而颠倒是非,这样的做法是令人不齿的,应引以为戒。
悲士不遇赋
司马迁〔两汉〕
悲夫!士生之不辰,愧顾影而独存。恒克己而复礼,惧志行而无闻。谅才韪而世戾,将逮死而长勤。虽有形而不彰,徒有能而不陈。何穷达之易惑,信美恶之难分。时悠悠而荡荡,将遂屈而不伸。
使公于公者,彼我同兮;私于私者,自相悲兮。天道微哉,吁嗟阔兮;人理显然,相倾夺兮。好生恶死,才之鄙也;好贵夷贱,哲之乱也。炤炤洞达,胸中豁也;昏昏罔觉,内生毒也。
我之心矣,哲已能忖;我之言矣,哲已能选。没世无闻,古人唯耻;朝闻夕死,孰云其否!逆顺还周,乍没乍起。理不可据,智不可恃。无造福先,无触祸始。委之自然,终归一矣!
羿射九日
《淮南子》〔两汉〕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
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诀别书
卓文君〔两汉〕
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
锦水有鸳,汉宫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
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