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乐羊食子

《说苑卷五·贵德》〔两汉〕

  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遗之羹,乐羊坐于幕下而啜之,尽一杯。魏文侯谓堵师赞曰:“乐羊以我故而食其子之肉。”答曰:“其子而食之,且谁不食!”乐羊罢中山,文侯赏其功而疑其心。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乐羊担任魏将去攻打中山国。他的儿子在中山国。中山的国君烹煮了他的儿子,赐给他(用他儿子的肉烹成的)肉羹,乐羊坐在营帐中吃这肉羹,把一杯全吃了。魏文侯对堵师赞说:“乐羊因为我的缘故吃了他儿子的肉。”堵师赞回答说:“他连儿子的肉都吃,还有谁的肉他不会吃呢?”乐羊完成了中山国的战事,魏文侯奖励了他的功劳,然而猜度他的内心。

注释
中山:春秋时国名,公元前406年曾被魏国打败,公元前296年为赵国所灭。
遗:送。
啜:吃。
魏文侯:魏国国君。
堵师赞:复姓堵师,名赞。
故:缘故。
疑:猜疑,猜度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乐羊为表忠心不惜吞下儿子的肉,看似坚决,实则违背了人性本能;堵师赞反问“连儿子都能吃,还有谁不能吃”,点破了这种“忠”的可怕——失去人性的人无法真正忠诚;魏文侯奖赏他又怀疑他,说明统治者既需要手下卖命,又害怕冷血之人失控。这则故事告诉人们:永远不能抛弃道德底线。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薤露

佚名 佚名〔两汉〕

薤上露,何易晞。
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生年不满百

佚名 佚名〔两汉〕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战国策·秦策二(节选)

刘向 刘向〔两汉〕

  齐助楚攻秦,取曲沃。其后秦欲伐齐,齐、楚之交善,惠王患之,谓张仪曰:“吾欲伐齐,齐、楚方欢,子为寡人虑之,奈何?”张仪曰:“王其为臣约车并币,臣请试之。”张仪南见楚王,曰:“今齐王之罪其于敝邑之王甚厚,敝邑欲伐之,而大国与之欢。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使秦王献商于之地,方六百里。若此,则是北弱齐,西德于秦,而私商于之地以为利也,则此一计而三利俱至。”楚王大说,宣言之于朝廷曰:“不榖得商于之田,方六百里。”群臣闻见者毕贺,陈轸后见,独不贺。楚王曰:“不榖不烦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陈轸对曰:“臣见商于之地不可得,而患必至也。”王曰:“何也?”对曰:“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齐也。今地未可得而齐先绝,是楚孤也,秦又何重孤国?且先绝齐后责地,且必受欺于张仪。受欺于张仪,王必惋之。是西生秦患,北绝齐交,则两国兵必至矣。”楚王不听,曰:“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楚王使人绝齐。张仪反,秦使人使齐,齐、秦之交阴合。楚因使一将军受地于秦。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曰:“从某至某,广从六里。”使者反报楚王,楚王大怒,欲兴师伐秦。陈轸曰:“伐秦,非计也。王不如因而赂之一名都,与之伐齐,是我亡于秦而取偿于齐也。”楚王不听,遂举兵伐秦。秦与齐合,楚兵大败于杜陵。故楚之土壤士民非削弱,仅以救亡者,计失于陈轸,过听于张仪。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